高淳电台FM92.0和FM《福斯特养殖技术讲座》 第三十三期

第一部分:小故事

 

如何在家中养螃蟹

我曾经把螃蟹(十二,三岁左右)和一些大米虾养在一起,结果全被他吃了!

后来,我把他与一些小龙虾养在一起,但还是大都被夹掉了钳子,脚,甚至尾巴!我还特意留意了下,具体过程如下:

螃蟹有点饿,一只小虾不快的从他眼前遛过,螃蟹也傻不愣地慢悠悠的地钳起眼前的虾腿,(小虾也没有多大察觉)然后张开腹前的嘴,啊呜地咬下去,虾子疼的腾空而起,不过这还算幸运,有些虾子经常不明不白地被螃蟹夹了尾巴,然后死翘翘。可怜。。。。。。

建议你不要放一起养,如果你想训练螃蟹,就放一起吧!免得日后放生,他不会捕食

既然要养螃蟹,就应该知道螃蟹的生活习性,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弄了。

1、螃蟹脱壳前后要单独分离(春夏之交),迹象:壳发黄,不爱动。

2、螃蟹属于两栖动物,不能一直呆在水里;池中要留出1/3的平台或突出物,让螃蟹能够自由上下,这也是螃蟹交配的场所,不然,在水中交配,母螃蟹肯定淹死。

3、螃蟹有叠罗汉逃生的本领,池边要有一定的高度,最好大于60公分。

4、螃蟹生性胆小,昼伏夜出,池中要堆些石块瓦砾,供螃蟹藏身、脱壳用。

5、水池要能见到一定阳光,一是杀菌,另外母蟹产卵后,会仰躺在阳光下,翻开肚脐,用阳光的温度,促使小蟹更快出壳。

6、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人吃的东西他几乎都吃,不过在螃蟹得吃的里面混一点大蒜,可防病。

 

第二部分:河蟹七月管理

 

进入七月,高温季节来临,据气象部门预测本月平均气温约为(28.0—29.0℃)高于35℃的高温天气将出现在中旬中后期及下旬,月降水量以正常或正常偏多为主,约为160—180mm (常年173.2mm)。河蟹养殖已处于关键时期,水体中各种生物因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明显,水体环境变化快,各类水草生长情况也不同,营养盐类反应速度加快,蟹池中鱼、虾、蟹生长各有特点。因此,蟹塘管理工作又有新要求、新特点。

一、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

今年我县蟹塘亩放量有一定数量增加,至七月份蟹塘一般亩蟹、虾、鱼存塘量达70斤以上,因此按饵料投喂量8—10%计算,每亩投饵量应在5—7斤。在高温时期,饵料组成进行调整,由前期以动物性小鱼饵料为主,改变为动植物饵料各占50%,饵料投喂应做到勤观察,饵料投入蟹池中应在4—6小时左右吃完,过多的饵料投喂将导致水质恶化。如有剩饵,应分析具体情况是天气原因还是水质原因;如水体混浊或水草被大量夹食,可能饵料投喂不足,应增加投喂量。建议高温期间小鱼的投喂量控制在3斤/亩左右,有利于改善水环境。进入七月,蟹塘水质水位应调控在平均水深60cm以上,至7月下旬应加至最高水位,水质调节中要做到勤加水,2—3天可加水一次,水质应保持清淡活爽,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50cm以上。高温期间,蟹塘常存在底层水质败坏,水体分层,深沟内水质恶化,局部水草丛中水质不好,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因此,除经常加水换水调节水质外,应勤用底质改良剂与微生物制剂,并可对水体进行解毒,改良底质与水质,10天左右定期使用一次,蟹塘水体环境状况较差,7天左右定期使用一次。

二、池塘环境改善与病害防治

七月份,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仍处于生长旺盛期,为河蟹生长、蜕壳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并起到了净化水质、水体降温,增加水体溶氧等有效作用,因此,对蟹池内水草要保护好,如发现水草被大量夹食或水体浑浊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投放批量优质仔螺蛳,增饵投喂等防止败草。要做到勤观察、勤处理,对漂浮的残余水草要及时捞除,对深沟底还没有清除的伊乐藻要逐步清除,保持蟹塘的清洁卫生,防止水草腐烂败坏底质与水质而引发池塘环境突变恶化。

在病害防治方面,应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现阶段应勤用底质改良剂与微生物制剂,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中大量繁殖有益微生物,成为养殖水环境中微生物系统中的优势种群,通过其代谢来改善水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目前可在饵料中加服内服药及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在第四次蜕壳基本结束后,池塘中的矿物质元素、营养盐类、维生素被河蟹大量吸收利用,为了保证池塘中河蟹的健康生长和确保河蟹的第五次蜕壳顺利进行,建议广大养殖户全塘泼洒硬壳宝和多维等营养添加剂1—2次,另外有些前期杀虫消毒不彻底的蟹塘可选择雨过天晴,水温不高而螃蟹无批量伤亡整体活力较强的时机进行一次杀纤毛虫药物与低剂量生石灰泼洒,生石灰泼洒量控制在每米水深每亩5—10斤,确保高温季节河蟹体表与鳃上没有大量寄生虫及水体水质清爽良好,目前病害防治工作应结合饵料优化投喂,环境改良等工作进行,切实做到生态防病,健康养殖。

三、案例分析

杀蓝藻案例

地点:双塔        用户姓名:赵师傅

一、  检测项及检测结果

(一)询问

1、池塘面积:15           2、水深:1.1          3、水源情况:差(大量蓝藻)

4、放养品种及放养模式:精养河蟹

5、养殖品种体质情况:良好            6、养殖动物摄食及活动情况:正常

7、池塘透明度:0.1米                  8、池塘水色:池水浓绿

9、施肥情况:近期无

10、近期用药情况:一些底改、 增氧类产品

11、是否有出现养殖动物死亡?死亡量?症状?(无死亡)

(二)水质检测

1、PH值:8.8      2、氨氮:0.3          3、亚硝酸盐:0.05      4、硫化氢:0

5、水中悬浮物:很少

(三)镜检情况:

藻类结构:有大量蓝藻(微囊藻),其他藻类很少

 

二、问题分析:

首要问题:处理蓝藻

次要问题:调节水质

处理方案:

1、晴天的上午,全池泼洒福斯特藻虫灵8瓶,同时配合粒粒氧。

2、第二天,使用福斯特的解读110,5袋,降低蓝藻死亡后产生的蓝藻毒素。

3、第三天,用福斯特水体解毒灵4袋,分解水中过多的有机质,降低氨氮,同时可以抑制蓝藻的繁殖,使用福斯特强效底净进行改地。

 

三、处理后跟踪结果

用后第一天水中蓝藻就有所减少,到第三天水质清爽,恢复正常,经过再次镜检水中已无影响水质的微囊藻,水中以绿藻为主,有少量的隐藻,以及极少的颤藻,水质清爽稳定。

水中各项指标正常:PH值:8.2      2、氨氮:0.2          3、亚硝酸盐:0.01

2、养殖动物情况:正常

络合铜杀蓝藻的分析:

  • 蓝藻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水中ph过高2.后期投喂过多,水中有机质过多。3.水中氮磷比例失调。

络合铜是铜和载体络合在一起,在水中它可以持续的释放出铜离子,具有持续的杀藻作用,同时络合铜里含有有机酸,可以降低水中的ph值,破坏适宜蓝藻生存的水环境。

  • 络合铜含量组,且络合铜是缓慢持续释放铜离子,毒性自然很低。

使用时我们同时要注意:

如蟹塘发病或退壳时,要提醒他最好暂时不用或只在局部使用,使用的同时要配合粒粒氧,或氧化型底改。

要尽量让养殖户再刚起蓝藻时使用,因为蓝藻刚起来是数量不算太多,且杀死后产生的毒素不是很多,河蟹还是可以忍受的。要是有池中已经有大量蓝藻产生后,我们可以先在下风口局部泼洒,防止大量蓝藻全部死亡,而引起泛塘,可以在第二天再全池泼洒,以杀死全部的蓝藻。

选择气温不太高,天气正常时使用,气压低,缺氧,高温时提醒慎重使用,当水温超过30度时,使用后要观察河蟹的状况,如有看到螃蟹异常情况,可用可用解毒110配合强效底净和粒粒氧。

 

 

Main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