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电台FM92.0和FM《福斯特养殖技术讲座》 第三十九期

第三十九期

第一部分:小故事

 1. 小青蟹要走了

小螃蟹住在河边的一个小石头缝里,它最喜欢和小青蟹在蓝天下一起晒太阳。

这天,小螃蟹来到小青解家,看见了小青蟹正在收拾衣服。小螃蟹好奇的问:“小青蟹,你在干什么?”

小青蟹回答:“我要走了,小螃蟹。”“走,到哪里去?”小螃蟹急了,它还是很喜欢她的。她的颜色是那么青,像河水。

“我要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住!”小青蟹说。

“这里不好吗?”“我总觉得这里不完美。”“可是……”小螃蟹不知说什么好。

第二天,小螃蟹看到她时,她已走远了。小青蟹转过身来,向小螃蟹挥了挥大钳子。

小螃蟹伤心的哭了。他坐在石头上一直等到天黑,心想:“小青蟹会不会回来呢?”

2. 剪头发

小青蟹走后,一直没有回来。小螃蟹忍不住孤独,去找她了。

它走啊走啊,来到了一个小湖边,建了一个泥洞,睡了起来。

一只刚在理发店理完发的豹子来到湖边,看看自己的影子,大哭起来:“我的发型真是难看死了,我以后要怎么见人啊!”这哭声把在洞里睡觉的小螃蟹吵醒了。它顺着哭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只头发乱糟糟的豹子在那里哭。它很想帮豹子,可又怕帮不了豹子反而给豹子吃了,它不敢过去。躲在一块石头背后,看着豹子。豹子哭了一会儿,没有力气了,就坐在那里叹气。小螃蟹忍不住了,拿出钳子在空中“咔嚓”的响了一下,豹子看到了小螃蟹,说:“你是想跟我理发吗?”

小螃蟹胆小的走了出来,爬到豹子的头上,咔嚓咔嚓地剪起来,豹子的头实在太大了,剪了好一会儿才剪完。豹子在水里照了照,非常的满意,正准备感谢小螃蟹,可一转身就不见人影了。其实小螃蟹剪后,赶紧捡了一缕金毛,逃回洞里,心想:小青蟹看到后一定会高兴的。

3.啊,我的大钳子

小螃蟹坐在洞前,望着自己一大一小的钳子,忍不住痛哭起来。

就在前几天,螃蟹在路上散步,看见小乌龟掉进了一个洞里,小螃蟹冲了过去,用自己的大钳子钳住小乌龟,用尽全身力气去拉小乌龟。小乌龟救上来了,可小螃蟹的一只大钳子去拉断了。小螃蟹呆住了。

他跑出洞,吐了一大堆泡泡,把自己藏了起来。难过的时候,他老是这样。

几个月过去了,小螃蟹又长出了一个白色的、很嫩的小钳子,很可爱。

它走了出去,看见了自己的大钳子,上面写着:它救了小乌龟,我们永远纪念它。

小螃蟹又呆住了,它想哭。

4、尾声:小青蟹回来了

小螃蟹和往常一样,一回家就去小青蟹家看看。可这次去,小螃蟹看到了小青蟹,仿佛置身于梦中,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怎么回来了?”小螃蟹惊奇地问。

“还是这里好!”小青蟹说。

“你,你长这么大了!”

“你也一样啊!”

是啊!它们已都是大螃蟹了。

两个好朋友坐在门口,夕阳照在它们的身上,显得格外美丽。

第二部分

(一)蟹塘常见水色及判断

一般在池塘中常出现绿色、棕色、红色、黄色、灰白色及其混合水,分述如下:

(1)、绿色水质:可分为草绿、黄绿、墨绿、蓝绿色。

①草绿色:一般草绿色水主要由绿藻构成,水质稳定,如绿球藻、新月藻等藻类。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②黄绿色:则主要由绿色藻类(绿藻、裸藻、蓝藻)和棕色藻类(硅藻、甲藻、)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其中以绿藻和硅藻的组合最好,是养殖的理想水色。但需要注意的是甲藻中的一些种类如裸甲藻则是水体和池底老化的表现,要进行处理。

③深绿水: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较热或有风的天气时,池塘的下风处颜色较深,常浮有一层绿膜,主要为裸藻等带有鞭毛藻类构成。因为其能够运动,所以水体在晴天时水的表面会有缕状水华。

④蓝绿色:主要由蓝藻门的种类构成,常见种类为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颤藻等。为有害藻类,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池底老化的标志。

(2)、棕色水:主要是由硅藻门或甲藻门藻类构成,前者为理想水质。而后者中的一些种类为赤潮生物,表现为在水中分布不均匀,成团成缕,大量繁殖时水色呈酱油色,是水体极度恶化的标志。

(3)、黄色水:以黄藻门的一些藻类构成(俗称黄酸水),属不良水色,一般不常见。

(4)、灰白色水:主要由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构成。

以上几种水色为一般常见水色,但在实际生产中水色往往较复杂,所以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员进行镜检,以确定藻相优劣。

(二)蟹塘优质水色标准及培养技术

现在大部分地方仍然流行“清水养蟹”的观念,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过时的观念。清水养蟹是一种低产量的养殖方法,现在的高产精养条件下池水必须有一定的肥度,这一理念在养殖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江苏高淳)已经开始流行起来。

(1)“肥水养蟹”的好处

这里所说的肥水和四大家鱼养殖所说的肥水有一定的区别,蟹塘的肥水是中度肥水,一般透明度要求在30-50厘米左右。它的优点体现在:

①多产氧气  氧气是河蟹生存、生长的必要物质,也是池塘水质和底质保持良好状态的保证。氧气不足,河蟹就会浮头,导致不生长或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发生死亡;池底有机物在缺氧时经厌氧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有毒物质,池水pH值降低,河蟹长期生活在这一环境中.食欲不振、生长蜕壳不正常,易形成懒蟹,易得病。当氧气充足时,河蟹摄食动作敏捷,蜕壳次数增加,饵料利用率提高,蟹体抗病能力强,生长正常迅速。蟹池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所产生,少量的由空气直接溶入。中度肥水的池塘中,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能力强造氧也多,在水温较高的晴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往往能使池水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

②形成良性食物链  肥水中含有大量的藻类,为浮游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浮游动物又被底栖动物和其他水生昆虫所利用,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是河蟹良好的活饵料。例如,藻类多为池塘螺蛳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而螺蛳是河蟹的优质动物性饵料。

(三)蟹塘的优良水色培养技术

一般来说,硅藻容易被食藻类动物消化,营养价值丰富。早期如果硅藻占优势,则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丰富,生长速度快,为蟹种提供了优质的蛋白来源。但缺点是对水体变化的适应性差,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十几天左右。所以我们认为在早期最好的藻类组合应以硅藻为主,水色以草绿色、黄绿色、淡褐色为好。肥水时选用大厂家生产的专业肥水产品更易培养大量硅藻。到后期时候,由于长期投料,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形成主要以绿藻为主的藻相。绿藻对水环境变化适应性较强,另外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但要注意水色太浓(如墨绿色)时则说明水体过肥,容易老化。这时我们就需要及时换水或通过药物来防止藻类老化。

水质清瘦的池塘,往往池底淤泥少,池中肥力不足,可采用施肥的方法来调节,一般在池塘清整后,蟹种放养前15天,每亩施放发酵过的粪肥150-250公斤及福斯特“双效氨基酸营养母液”1L。养殖中期如池水仍较瘦,可用无机肥追肥.一般每次每亩用过磷酸钙2kg和“双效氨基酸营养母液”0.5L,15-20天用1次;  对池底淤泥较多,水中肥力较足的池塘,可通过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花生等,吸收水中肥力,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Main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