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这个词在家人们的嘴里经常会出现,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水质出现了变动,水质的变动其实就是肥了瘦了,嫩了老了,清了混了等等,其实在养殖过程中,这个调水主要是两个部分:肥水和净水。就是补充和清除。
肥水可以根据具体的补充的东西分为能量、藻类、菌类、无机盐及微量元素这四大类。同时通过肥水,衍生出来的稳水也是对水质的一种调节,是根据当下池塘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对水体所缺乏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东西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从而达到水体的相对稳定,不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期我们先了解一下调水肥水当中的能量肥水。

能量的补充主要是常规用到的氨基酸、多糖、鸡粪(生物肥)、复合肥等给水体当中直接性提供可被其他物种所利用的营养能量。一般是在每年清塘后第一次加水开始养殖的时候进行这个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初期大量、高频率的能量肥水,逐步演变到中期少量、低频率的能量肥水,后期再根据水体中其他生物的数量、能量的需求量等方面进行补充。当然这些操作也有很多差异性,能量释放的速度,能量在水体中能够停留的时间,不同的操作方式,也改变了同一种能量型肥水在水体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能量型肥水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由前期的频率高、肥水用量大随时间推移,养殖投喂量增加,温度上升等因素逐步转变为,频率低、肥水用量小。但是实际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家人们对这个环节的理解并不深刻,初期能量肥水频率和能量肥水用量远远不足,原因是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池塘会产生一种“假肥水”的情况,就是水色偏绿、清爽,但又有一定的浊度,此时会被家人们误认为水已经肥起来了。中期依旧是仅凭感觉(这里的感觉主要是水色,实际上是跟水体中藻类的丰富程度挂钩)来决定是否肥水,实际上过早的停止了能量肥水。后期水的肥度不足,生物种群和生物数量不足,并且无法长效持久的稳定控制,导致反复倒藻,生虫,杀虫,倒藻等之后水体又变得更瘦。此时更没有心思用在肥水上了,大部分精力全在如何解毒、如何改底了。
能量的补充需要持续和前置,在水质肥度不足或水质即将由肥转瘦的时候就进行阶段性肥水效果明显,并且事半功倍,从而保证水体肥度稳定在一个区间内。既满足了正常能量循环的需求,又不会使水体营养过剩导致水体环境突变。能量型肥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水体中能量的提升从而使得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得到提升,丰富物种,牢固食物网,使水体趋向稳定。


能量型肥水后水体肥度可以通过对氨氮和亚盐的数据监控进行分析。如图同一个池塘,在5月20日清晨用肥水膏和氨基酸母液进行全池能量肥水,测量时能够明显看到氨氮1.1mg/L,亚盐0.15mg/L,在5月26日测量时氨氮0.4mg/L和亚盐0.05mg/L。
肥水产品刚用下去时,水体中能量没有被均匀利用,或者说水体中藻类、菌类还没来得及完全利用能量时,此时水体中氨氮会偏高,几乎没有亚盐,或者少量亚盐。随后几天继续监测会发现氨氮自然下降,亚盐也都没有了,说明肥度已经完全进入能量循环。
了解了能量肥水意义和作用以及平时水质测量能反应出来的问题后,下期来聊聊藻类肥水,以及看到数据后能分析出什么问题。
相信您了解之后能够帮助您在不同的养殖情况下正确的理解能量肥水的重要性,不清楚的可以随时和我们交流哦,一对一服务帮助您正确使用每一种药、选择好的饲料,解决生产当中的种种问题。

欢迎联系我们

美女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