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藻门

金藻亦称金褐藻(golden-brown algae),金褐色,除含叶绿素外,尚合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单细胞游动的种类,无细胞壁,有细胞壁的种类,其组成物质主要为果胶。多具一或二根顶生的鞭毛(三根的少见),鞭毛等长或不等长。贮藏食物为油类和麦白蛋白。繁殖方法有断裂(群体种类)、分裂、产生游动孢子(无鞭毛的种类);有性生殖少见,属同配接合。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清澈淡水中

金藻是一门藻类植物。藻体为单细胞或集成群体,浮游在水面上或附着在其他生物上。金藻一般为金褐色,其含有非常多的物质,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金藻属单细脑游动的种类,没有细胞壁,但是有细胞壁的物质种类,多为果胶。通常情况下,金藻拥有1或2根顶生的鞭毛,鞭毛等长或不等长。油类和麦白蛋白是金藻的主要贮藏食物。而繁殖方法有多种,如断裂(群体种类)、分裂、产生游动孢子(无鞭毛的种类);有性生殖少见,属同配接合。温度较低的清澈淡水是金藻的主要分布区。

当然,金藻也是植物分类系统中的一门。在其内部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天然色素,颜色多为黄绿色或金褐色。金藻多糖(金藻昆布糖)和油脂为主要贮藏物,无淀粉。关于金藻的分类标准可以以有无鞭毛以及单细胞或群体等来划分

色素体金褐色、黄褐色或黄绿色,同化产物为白糖素及脂肪,大多数运动的种类和繁殖细胞具鞭毛2条,1条或3条的很少,静孢子的壁硅质化,由2片构成,顶端开一小孔。

1、多为单细胞或群体,少数为丝状体,多数种类具鞭毛,能运动。鞭毛两条,等长或不等长;一条或三条的很少。多数金藻为裸露的运动个体,具二条鞭毛,个别具一条或三条鞭毛。具鞭毛的种类, 鞭毛基部有1-2个伸缩泡。

2、细胞裸露或在表质上具有硅质化鳞片、小刺或囊壳。有些种类含有许多硅质、钙质,有的硅质可特化成类似骨骼的构造。大多数种类为裸露的运动细胞,在保存液中会失去几乎所有细胞特征。多数金藻为裸露的运动个体无细胞壁。

3、色素除叶绿素a、c、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以外,还有副色素,这些副色素总称为金藻素Pycockysin。金藻的色素体仅一个或二个,片状,侧生。贮存物质为白糖素和油滴。白糖素呈光亮而不透明的球体,称白糖体,常位于细胞后部。细胞核一个。液胞一个或两个,位于鞭毛的基部。

4、单细胞种类的繁殖,常为细胞纵分成二个子细胞群体以群体断裂成二个或更多的小片,每个段片长成一个新的群体,或以细胞从群体中脱离而发育成一新群体。不能运动的种类产生动孢子,有的可产生内壁孢子(静孢子)Statospore,这是金藻特有的生殖细胞,细胞球形或椭圆形,具二片硅质的壁,顶端开一小孔,孔口有一明显胶塞。

金藻单细胞运动型的繁殖,常以细胞纵分裂的方式形成两个子细胞;群体运动的种类,常以群体断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片,每个段片发育成1个新的群体;有囊壳的种类,原生质体纵裂为两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子细胞游出囊壳,固着于基质上,群体类型则附着于母囊壳边缘,子细胞原生质分泌出纤维素质的新壳;不能运动的种类,以游动孢子进行生殖。游动孢子有1—2条鞭毛。有的金藻可以产生不动孢子(statospore)。形成不动孢子时,细胞停止运动并变圆,在原生质里面先分泌出一层纤维素膜,此膜渐变厚,有二氧化硅堆积而变硬,顶端有1开孔,膜外原生质经孔口移入膜内,孔口由1胶质塞子或二氧化硅化的塞子封闭起来,原生质内积累大量的金藻昆布糖和油。不动孢子可渡过不良环境。有性生殖是同配,仅在少数属中发现。

金藻多数分布在淡水,海水和咸水中也有分布。金藻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pH4~6的微酸性水、含钙质较少的软水中生活。一般在较寒冷的冬季、晚秋和早春等季节生长旺盛。

黄群藻属(合尾藻属)(Synura)

属于金胞藻目。植物体是球形或椭圆形能运动的群体。群体细胞在中央以胶质互相粘附。细胞无壁,有原生质分泌的果胶质膜,膜上镶嵌有硅质小鳞片,小鳞片覆瓦状螺旋排列,鳞片表面有刻纹或硬刺,是种的特征。细胞内有两块载色体,前端有两条不等长鞭毛。细胞分裂时果胶质膜也分裂。

黄群藻属约有10种。在小池塘和人工贮水池中生活,于晚秋、早春或冬季可大量出现。

锥囊藻属(钟罩藻属)(Dinobryon)

属金胞藻目。植物体单细胞或联成树状群体。细胞着生于纤维素质的钟形囊壳中。细胞内有2载色体,眼点明显,顶端有两条不等长鞭毛,群体运动不灵活。通常进行营养繁殖,有性生殖是同配。

锥囊藻属约有17个种。多数浮游生活于贫营养的淡水中,水中有机质多时就消失,

也生活在酸性泥炭水体中。已知有两个种是海产。

金枝藻属(Phaeothamnion)

属于金枝藻目。植物体为分枝的丝状体,基部有1个细胞特化成半球形固着器,附生于其他藻体上。细胞内有两块色素体,贮存食物为粒状金藻昆布糖。生殖时在细胞内产生1、2、4、8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两条不等长鞭毛。

本属约有3种。在池塘、湖泊和沼泽地等水中,附生于其他藻体上,是稀见淡水藻类,饶钦止教授曾在四川北碚发现过。它是金藻门高级类型的代表植物。

金藻门中常见的还有单鞭金藻属(金光藻属)(Chromulina)和鱼鳞藻属(Mallomonas)。单鞭金藻属植物体单细胞,1根鞭毛,原生质体裸露,有的种可变形。鱼鳞藻属植物体单细胞,无细胞壁,果胶质膜上有硅质小鳞片,呈覆瓦状螺旋排列,每个鳞片上有1硬刺,1根鞭毛,另1根退化。

小三毛金藻为一种害藻,能产生鱼毒素,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在我国分布广泛,大连、银川、鸟梁素海、山西南部的咸水湖中,天津的塘沽及陕西皆有报道。此外,在海洋中也可形成赤潮,给渔业造成危害。

浮游金藻没有细胞壁,个体微小,营养丰富,是水生动物很好的天然饵料,有的海产种类已人工培养,是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

浮游植物分类(总述)

浮游植物分类(蓝藻门)

浮游植物分类(绿藻门)

浮游植物分类(硅藻门)

浮游植物分类(黄藻门)

浮游植物分类(甲藻门)

浮游植物分类(隐藻门)

浮游植物分类(裸藻门)

Main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