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河蟹小故事:
河蟹小故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实需要勇气。但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第二部分:河蟹基础知识问答
问 1. 河蟹属于哪类动物
答:河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
问:绒螯蟹属的特点是:
答:螯足密生绒毛,额平直,具4个额齿。该属在我国有4种,即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后2种不但个体小,产量也小,无经济价值;前2种个体大,产量也高。特别是中华绒螯蟹,即我们通常称其为河蟹、毛蟹、螃蟹、清水蟹、大闸蟹和胜芳蟹等,其肉质好,个体大,生长比日本绒螯蟹快。
问:但二者的形态容易混淆,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答:(1)中华绒螯蟹头脑甲明显隆起;
(2)日本绒螯蟹头胸甲不明显隆起
问: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是如何分布的呢?
答:中华绒螯蟹自然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沿岸各省的通海河流中,其中尤以长江中下游流域最为普遍。而日本绒螯蟹自然分市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俄罗斯的库页岛、黑龙江河口。
问:2.目前我们的养殖的蟹苗主要来自哪里,那个比较好?
答:目前天然捕捞的蟹苗、蟹种或人工繁殖的亲蟹主要来自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和瓯江水系。人们普遍反映长江水系的蟹苗、蟹种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
问:那么辽河蟹、瓯江蟹是否和长江水系一样是中华绒螯蟹?
答经有关专家鉴定,辽河蟹、瓯江蟹也是中华绒螯蟹,但由于其地域环境不同形成不同的地方种。辽河水系的河蟹,受北方气候、饵料的影响,成熟期迟,多在第三年秋天达到性成熟。将辽河水系的蟹苗、蟹种运至长江流域饲养,由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饵料丰富,其蜕壳次数减少,到第二年秋天就已成熟,因此个体小,一般仅75~100克。瓯江水系的蟹种比长江水系的河蟹性腺发行快,成熟早,因此其生殖蜕壳也早,个体就较小。据湖北水产工作者统计,在同一湖泊中养殖,长江水系河蟹成蟹平均体重可达209克,而瓯江水系河蟹平均体重为125~l50克。
问:3. 如何区分长江水系、瓯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的河蟹?
在湖泊中长江水系的河蟹成熟后个体硕大,背甲呈青绿色或黄绿色,腹部为玉白色,刚毛呈金黄色,膏脂丰满,素有”青背、白脐、金爪、黄毛清水大闸蟹”的美称。而池塘等小水体中的长江水系河蟹,一般个体较小,背甲呈墨绿色或黄绿色,腹部灰白或黑褐色,刚毛呈金黄色。辽河水系的河蟹,就是在湖泊中饲养,其体色仍很深,背甲呈拷蓝色或青黑色,刚毛呈灰黑或灰黄色。瓯江水系河蟹成熟个体背甲为较深的青黑色,腹部为灰黄色或黄褐色(水锈色),其刚毛颜色与辽河蟹相似。此外,有一部分瓯江蟹可能是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杂交种,因其在形态上与日本绒螯蟹相似。
问:4. 河蟹在水中究竟是穴居还是隐居?
河蟹在水体中既可过穴居生活,也可过隐居生活。这主要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定,其目的都是为了躲避敌害。
在饵料丰盛、水位稳定、水质良好、水面开阔、水生植物丰富的草荡中,河蟹一般均隐蔽在水草丛和底泥中,过隐居生活。在有潮水涨落的河川、湖泊里,河蟹一般是挖洞入居。蟹穴位于高低潮水位线之间,蟹洞呈管状,断面为椭圆形,底部不与外界相通,洞长0.2~0.8米,穴道和地面呈10~20度的倾斜,洞穴大小与河蟹个体大小有关。
从养殖角度看,隐居的河蟹比穴居的生长快,体色好,腹部颜色白,也容易捕获。因此人工养殖水体要提供河蟹隐居的生态环境,以促进生长,提高河蟹的品质。
问:5. 河蟹通常喜食哪食物?
河蟹为杂食性甲壳类。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植物性食物有浮萍、丝状藻类、苦草、金鱼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凤眼莲(水葫芦)、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南瓜等;精饲料有豆饼、菜饼、小麦、稻谷、玉米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水草等食物较易获得,故在自然环境中,其胃内食物组成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问:河蟹为什么耐饥饿?
河蟹不仅食量大、贪食,而且消化能力强。饱食后多余的养料贮藏在肝脏中(即所谓的蟹黄)。因此它的耐饥能力也是很强的,长达一个月不吃食也不致饿死。水温在5℃以下时,河蟹的代谢水平很低,摄食强度减弱或不摄食,在穴中蛰伏越冬。
问:6. 为什么说河蟹是横行霸道的动物?
河蟹的横行是由其4对步足的膝状关节和斜形关节的构造所决定的;论其霸道,除了在形态构造上具强大的螯足用以捕食、碎食与抗御敌害外,主要是由河蟹的生活习性所决定。
河蟹的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强。不仅十分贪食,而且还有抢食、好斗的天性。特别是在投喂动物性饵料时,为了争夺美味可口的食物而互相格斗。在交配时,几只雄蟹为了争夺一只雌蟹而全力格斗,直至最强的雄蟹获得雌蟹为止。当抱卵蟹缺乏食物时,雌蟹常取食自身腹部的卵来充饥。人工育苗阶段,当饵料缺乏时,刚蜕皮的大眼幼体则大量残杀
问:7. 为什么有的河蟹螯足或步足之间大小相差很大?
河蟹的左右螯足或步足大小差异很大,这是其自切再生的结果。当河蟹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或在蜕壳过程中蟹足蜕壳受阻蜕不出来时,常会发生丢弃自己蟹足的自切现象。河蟹自切是为了求得生存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其自切断肢有固定的部位,折断点总是在附肢基节与座节之间的折断关节处。这里有特殊的构造,既可以防止流血,又可以从这里再生新足。这就是河蟹的自切再生术。河蟹断落1~2个蟹足,并不影响其生命,数天后在断处会长出一个半球状的疣状物,继而延长成棒状蟹足。新生的肢体比原来的肢体细小,功能相比也有所降低。但再生现象只有在蟹种进行生长脱壳阶段存在,成熟蜕壳后,河蟹不再蜕壳,再生能力就消失了。
- 为什么河蟹在生长期必须蜕壳?
河蟹的生长过程总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或幼蟹的蜕壳而进行的。这是因为河蟹是节肢动物,具外骨骼,外骨骼的容积是固定的,当河蟹在旧的骨路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积贮的肌体已发展到旧外壳不能再容纳时,河蟹必须蜕去这个旧”外衣”,才能继续生长。将要蜕壳的河蟹,背甲呈黑褐色,停止摄食,选择安静隐蔽的浅水处进行蜕壳。蜕壳开始时,头胸甲与腹部之间的侧板线产生裂缝,蟹背隆起,裂缝加大,束缚在旧壳里的头胸部先蜕壳而出,然后腹部向后退缩,使两侧肢体不断向中间收缩摆动,最后脱出旧壳。 - 河蟹一生蜕几次壳(皮)?河蟹一生从卵中孵出的I期 状幼体到最后一次蜕壳大约需蜕壳(皮)18次。通常将 状幼体逐步变态到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再变态为I期仔蟹,这一阶段称为蜕皮;I期仔蟹开始则称为蜕壳。
- 什么叫仔蟹?仔蟹有何特点?
大眼幼体蜕皮后变成蟹形小蟹,其雌雄外观已可判别,此时的小蟹称为仔蟹(图5)。仔蟹依靠步足爬行和游泳。尽管仔蟹外形与河蟹相似,但此时其头胸甲长度大于宽度,过隐居生活,而且仍喜欢在咸淡水(盐度3‰~5‰)中生活。仔蟹阶段按生产季节、养殖的特点和性质来看,它与鱼苗养成夏花相似。生产上又将这一阶段称为扣蟹(像衬衫纽扣一样大小)养殖。 - 什么叫幼蟹?幼蟹有何特点?
幼蟹即由Ⅲ期仔蟹饲养到年底或翌年春天的蟹种,一般的出池规格每公斤50~200只。
幼蟹外形与成蟹相似,其个体生长快,蜕壳次数多,新陈代谢水平高,要求水草丰富、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环境。幼蟹群体间个体生长差异十分显著,在自然条件下,同月龄的幼蟹,个体相差200倍。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容易因缺乏食物而自相残杀或因水域环境条件差,因积温过高,因营养过剩而造成性早熟,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
在生产上这一阶段称为一龄蟹种培育,相当于夏花鱼种养成冬花或春花鱼种。 - 如何区别真假蟹苗?
中华绒螯蟹产卵、孵化的季节也是方蟹科一些其它种类在河口产卵孵化的季节。因此天然蟹苗中往往容易混杂一些其它种类,其中尤以天津厚蟹最为普遍,其数量也最多。有些年份,天津厚蟹蟹苗数量甚至超过中华绒螯蟹蟹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1)旺发季节不同 天津厚蟹是在沿海或河口区产卵、孵化,该区的水温回升快,所以尽管天律厚蟹和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季节相同,但其孵化和生活的水温比中华绒螯蟹相对较高,故其幼体发育变态快,其蟹苗出现的时间比中华绒螯蟹早7~15天。近年来,在启东、祟明沿海5月下旬捕获的蟹苗,绝大部分都是天津厚蟹蟹苗。
(2)个体大小不同 中华绒螯蟹蟹苗个体大,体重重,而天津厚蟹蟹苗个体小,体重轻。
(3)颜色深浅 同期(4~5日龄)的蟹苗,中华绒螯蟹苗体色较深,头脑甲呈淡青黄色,而天津厚蟹苗体色淡,呈半透明状态。
第三部分:养殖技术案例
南京高淳的史老板反映,自己的池塘的水质清瘦,河蟹吃食不佳,但未出现河蟹死亡。池塘面积为18亩,其中坂田12亩,水深25厘米,槽沟6亩,水深1米,是一个河蟹精养塘,水源情况好,近期用过一些肥水产品。
通过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水质清澈见底,青泥苔丛生。我们取水样回门诊进行检测,通过镜检发现水中几乎没有任何藻类,水的PH值为8.7,氨氮0.1,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正常。初步断定,近期施肥后,水中的营养失衡,造成青泥苔过度繁殖,消耗水体营养,使水质过瘦;同时消耗水体及底泥的养分,使水草长不起来。青泥苔藻丝附着在河蟹体表及鳃部,影响虾蟹的摄食、呼吸等活动。
建议处理方案:1.用三瓶藻虫灵伴沙泼洒到青泥苔过多的地方,同时向池中泼洒粒粒氧。
2.当青泥苔,被杀死上浮到水面后,及时将其捞出,引入其他池塘的好水,同时使用双效氨基酸营养母液进行肥水。
注意事项:使用藻虫灵时要注意,一定要在天气晴朗时使用,同时要泼洒粒粒氧,泼洒粒粒氧不但可以解决池底的低氧环境,同时可以放出气泡加速青泥苔上浮。
由于此案例的池塘中基本上没有藻类,我们一定要从其他池中引入藻源,同时泼洒双效氨基酸营养母液,使藻类快速繁殖起来,抑制青泥苔的繁殖。双效氨基酸营养母液的PH小于7,可以缓解池塘水质的PH偏高,同时氨基酸肥含有大量苏氨酸,可有效的消除水质变化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提高河蟹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