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电台FM92.0和FM《福斯特养殖技术讲座》 第二十四期

第一部分:小故事

爱吐泡泡的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工作。
它来到理发馆,挥动着两只大钳子为顾客理发。小螃蟹剪发又快又好,很受大家喜欢。可是电吹风的热气吹得它很难受,连嘴里的泡泡都吐不出来了。
小螃蟹又到图书馆去当图书管理员,它有许多只手,一次可以拿许多本书。可是,它的大钳子一不小心把书撕破了,嘴里的泡泡又弄湿了书,来看书的小朋友不高兴了。
小螃蟹到饭店去做服务员,它端着菜走得又快又稳,两只大钳子开起啤酒瓶来可方便了。啤酒瓶里冒出许多泡沫,小螃蟹的嘴里也冒着泡泡。顾客不乐意了,心想,它是不是偷喝了我们的啤酒呀?
小螃蟹没办法,只好继续找工作。它走啊走啊,来到一家卖肥皂粉的商店,它想,“这才是适合我干的工作。”它用肥皂水吹出一个个大泡泡。大泡泡像气球一样四处飞舞,把大家都吸引来了。顾客真多啊,小螃蟹心里快活极了。小螃蟹终于找到了工作,它每天都工作得很开心。你知道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吗?
螃蟹生活在水里,呼吸时,水从螯脚和步脚的基部被吸进,流过腮,然后从嘴的两边吐出。螃蟹还经常上岸来觅食。它离开水后,因为腮里仍残存许多水分,还可以继续呼吸。但是,如果在陆地上的时间久了,腮里大部分的水分被空气带走,腮逐渐干燥,它就会感到呼吸困难了。这时候的螃蟹,仍会像在水里呼吸一样,拼命鼓动嘴和腮,不断吸进空气,再把腮里少许的水分连带空气一起吐出,就形成了许多气泡。

第二部分:河蟹养殖关键控制技术

 

关键控制技术九:补充营养、增强免疫、促进生长

受河蟹自身消化系统消化能力不足的限制,如:河蟹消化道短,内源酶不足;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蟹应激反应;这些因素都会妨碍河蟹营养的消化吸收。再则,饲料本身的营养平衡与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配方相关联。如用部分植物蛋白(发酵豆粕)替代部分动物蛋白(鱼粉),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环节对饲料营养的破坏,如:磷酸脂等,会导致饲料营养的失衡,同样也会影响河蟹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及营养平衡的需求。所以,养殖在选用饲料时要理智谨慎,最好选择用户口碑好的知名品牌使用。

为了有效弥补河蟹消化能力不足的缺失,提高河蟹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满足其营养平衡的需求,增强其免疫抗病能力,喂料前,在饲料中拌入产酶益生菌和乳酸菌,很有必要。产品独特的醇香味具有极强的诱食性。其强大的有益微生物复合种群优势,既能补充河蟹的内源酶,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检测其是否有效方法很简单,看蟹的肠道是否变得粗健,闻蟹粪便的腥味比以前是否淡化),还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在消化系统生长繁殖,维护消化道的菌群平衡,修复并促进体内微生态的健康循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养肝护肝,排毒解毒,保障河蟹肝功能的健康,对河蟹养殖十分重要,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益肝保”或“肝胃散”,有利于保肝护肝,增强肝功能的排毒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养殖过程中,底质和水质得到良好的养护和及时的改善,能减少河蟹的应激反应,营养保健品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可增强蟹的活力和免疫抗病能力,提高饲料营养的转化吸收,促进河蟹生长,降低养蟹风险和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特别提示:饲料中拌入保健营养品或药品时,必须同时添加一些诱食促长剂。因为有些药品或者营养品的味道可能导致河蟹拒食,会影响保健和治疗效果,诱食促长剂有的酸、香、甜味是河蟹喜食的味道,用它们的味道来遮蔽营养品或者药品中河蟹不喜欢的味道,来提高河蟹采食率,增强保健和治疗效果。

警惕病从口入”:

风险和隐患:

①螺蛳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是河蟹最适口的饵料,但同时也是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携带者。是河蟹病害的一个重要源头

②养殖户投喂的冰鲜野杂鱼类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野杂鱼中也附带着大量有害细菌、病毒,特别是已经变质的野杂鱼。河蟹在摄食的过程中将有害的病毒和病菌或有毒的重金属或药残带入体内,从而引发病害,如:肝脏肿大、肝脏萎缩、糜烂,肠炎、空肠、空胃等。

③高温时节,投喂干料,饲料沉入塘底吸水耗氧,特别是所吸之水是塘底的“聚毒”污水(水中含有病毒、病菌、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各种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份),对虾摄食被重度污染的饲料而导致各种可能的病害发生。

对策和措施:

  • 投放螺蛳前1天,使用“氧化底安”1包用3~5亩,改善底质,活化淤泥,给螺蛳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减少螺蛳在池塘中所携带有害病菌。三天后使用“双效氨基酸肥水母液”(1桶用8~10亩)来肥育螺蛳,增加螺蛳肉质质量和口感,为河蟹提供优良的饵料、增强体质。

②在投喂冰鲜野杂鱼使用“噬菌调水宝”进行拌料处理来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1瓶可拌野杂鱼100公斤),无残留,不形成抗性。在无公害养殖河蟹中可广泛使用“噬菌调水宝”来处理冰鲜野杂鱼类,对商品蟹的品质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 高温水体容易使饲料溶散,不利于河蟹摄食,饵料浪费严重,容易造成底质腐败,溶氧缺乏,病毒、病菌容易繁殖,有毒有害物质容易形成,整个养殖环境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因此,在投喂饲料前,适当配合环保营养型“肝胃散”,将饲料包裹后投喂,既能起到诱食促食作用,还能增强营养消化,更可避免底部淤泥渗水污染饲料。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饵料系数,减轻底质污染,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控制病从口入,减少病害的发生。肝脏排毒解毒:每公斤饲料添加10~15克(一瓶盖)“益肝保”拌料投喂,每三天一次。水体解毒:每亩水面泼洒解毒110,500g,每5~7天一次。

 

Main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