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电台FM92.0和FM《福斯特养殖技术讲座》 第三十二期

第一部分:小故事

 

选螃蟹:怎么挑选螃蟹?不用说,螃蟹一定得新鲜,所以一定得拣活的。大小都可以,然而一定要重。由于母的螃蟹黄多,所以母的更好。要是不会分辨公母,可以向一块儿挑螃蟹的人请教。

螃蟹的做法:螃蟹可以生吃,然而得用酒和什么别的佐料腌几天,所以生吃并不简单。并且万一大闸蟹不新鲜,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熟吃螃蟹,可以炒,可以蒸,也可以煮。炒比较麻烦,所以大多数人都蒸或煮着吃。

洗螃蟹:不管怎么烧,都得先把螃蟹洗干净。可以把螃蟹放在洗碗槽里先用水泡一会。之后用刷子(可以用旧牙刷)把螃蟹身上的泥沙刷掉。一定要注意别让螃蟹咬了!

蒸/煮螃蟹:洗好了螃蟹,就可以蒸/煮螃蟹了。要先把水烧开,之后再把螃蟹放在锅里。

调汁:在蒸/煮螃蟹的同时,你可以调一下沾螃蟹用的汁。先找一块新鲜的生姜。把姜洗干净,切成细丝。把姜丝放在碗里,再往碗里倒一些醋(镇江香醋最好),之后再放一些糖。用筷子/匙羹把汁拌匀,就可以了。

调完汁以后,你可以看一下螃蟹蒸/煮好了没有。青蟹要是变红了,就差不多好了。

吃螃蟹:螃蟹晾凉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先把螃蟹身上圆形的盖子揭开,要是是母的,你会在肚子的地方看到黄澄澄的蟹黄。这是螃蟹身上最好吃的东西。你也会在两边靠近大腿的地方看到一些白的像刷子毛一样的东西,那是不能吃的。

吃完蟹黄,就可以吃蟹肉了。蟹肉是白色像鱼肉一样的东西。最好把螃蟹掰成两半,这样可以把白花花的蟹肉暴露出来。一般人最后吃螃蟹腿,由于吃螃蟹腿很费时间,并且腿里肉不多。然而人们还是尽量把腿吃完。有人觉得腿里的肉好吃。吃螃蟹腿也是消磨时间,家人朋友聊天儿的好机会。你得想办法把螃蟹腿里的肉弄出来。你可以用专门吃螃蟹用的夹子把腿的硬壳夹碎,也可以用牙签或者叉子把蟹肉弄出来。注意:螃蟹壳很硬,螃蟹的腿也很尖。别把牙咬坏了!

最后一步:吃完螃蟹,最好马上把螃蟹壳扔掉,由于大闸蟹很腥。蒸/煮螃蟹的锅也得彻底洗干净。当然,最好用肥皂把手也洗干净。

 

第二部分:高温季节河蟹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从6月底开始进入高温期,在高温期养蟹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池塘养殖成蟹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饵料投喂
池塘养蟹,搞好饵料投喂,对增大商品蟹规格、提高产量十分关键。7、8、9月份是高温季节,是河蟹摄食生长的高峰,高温季节饲料容易变质,在投喂时一定要保证饲料的新鲜。日投饵量可根据蟹的摄食情况,按池内蟹体总重量的5%——8%投喂,上午09:00、下午18:00各投1次。由于河蟹昼伏夜出,夜间喜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活动,所以白天要在深水区投饵,傍晚要在浅水区投饵。投饵时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多点投喂。并要结合天气、水质、河蟹摄食情况进行调整,科学投喂。
2、合理移栽水草。在蟹池内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最好在5 0%左右,使河蟹生长在多水草的水体中,接近自然生态条件。但要及时捞出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当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添加。

3、搞好水质管理
成蟹养殖最适水质要求溶解氧每升4毫克以上,pH值在7.5——8.7之间,透明度40厘米。到了高温季节,池底的残饵等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残饵及代谢物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会使水质偏酸。另外,连续阴雨、低气压天气也会使水中氧气减少。因此在这段时间要密切注意水质的变化,适时进行调节。在高温季节要勤换水,春天池塘水位一般在0.6——0.8米,而到夏秋季,要加深到1.5米,以便扩大河蟹活动空间,增加觅食场所。高温季节除经常换水外,还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保持池水肥、活、嫩、爽。如果换水条件差,可以定期泼洒超浓缩芽孢杆菌。
4、要搞好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中、晚各巡塘1次,检查河蟹的吃食、活动情况及水质的变化,注意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加固防逃设施,严防逃蟹,及时清除河蟹天敌。
5、要注意病害防治
池塘养蟹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有蟹抖病、肝坏死病、肠炎病、烂鳃病、黑鳃病、纤毛虫病等。
(1)蟹抖病
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隔15天用100毫升“菌毒歼”全池泼洒;每隔5天在100公斤饵料中拌1公斤“三黄粉”“清毒灵”投喂进行预防;治疗时,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150毫升“菌毒歼”稀释后全地泼洒,内服“肝胃散”、“百菌克”、“益肝宝”,连续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
(2)肠炎病、烂鳃病、黑鳃病等细菌性疾病
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隔15天用100毫升“菌毒歼”全池泼洒;每隔7天在100公斤饵料中拌1公斤三黄粉”进行预防;治疗时,外用“菌毒歼”,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150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内服“百菌克”和“肝胃散”,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百菌克”1瓶,连续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
(3)纤毛虫病
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歼虫灵”200克均匀溶解后全池泼洒,即可杀死寄生于河蟹甲壳上的纤毛虫。
二、大水面养殖商品蟹要注意的问题
大水面养河蟹主要有草荡、小型湖泊、大水面网箱及网拦。大水面养殖商品蟹,到7、8月份时是生长的旺期。
1、注意投饵量
日投饵量一般为水体内河蟹总重量的5%。投喂饲料的种类以小鱼、小虾、螺蚬、蚌肉及全价饲料为主,9、10月份还可以补投一些南瓜、山芋等青绿饲料。草荡、小湖泊及网拦养蟹,一般上午投喂在深水区,晚上可投喂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这样饲料利用率高一些。每日投喂两次,上午在09:00、下午17——18:00投喂。
2、草荡的蟹沟水位由6月份的0.6米——0.8米,加深到7月份的1.2米,8、9月份要加深到1.5米,让河蟹安全度夏。
3、做好防逃工作
特别是7、8月份,要防止大风和洪水冲破箔口,发生逃蟹。
4、要严禁进入养蟹水面捕鱼和放鸭。
5、要注意疾病防治
在高温季节每隔5天在100公斤饵料中拌1公斤“三黄粉”“清毒灵”进行预防河蟹颤抖病;定期在每100公斤饵料中加1公斤“百菌克”拌匀投喂用来防治河蟹肠炎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
三、稻田养蟹应注意的问题
稻田养蟹在一般管理上与上述几种形式差不多。
1、要注意投饵的搭配
7、8月份可以投喂南瓜、水草、山芋等青饲料,适量搭配小杂鱼、螺蛳等动物性饲料。9、10月份是育肥季节,蟹体内需积累大量营养物,应以精料为主,多投一些小杂鱼、螺蛳肉。傍晚投喂量一般占全天的60%——70%。
2、适时调节水深
在7月份水稻返青至拔节前,可将蟹沟的水位提高到1.5米以上,田面保持3——5厘米水深。8月份水稻拔节后,再提高水位,保持田面以上有10厘米水深。
3、要及时换水和调节水质
4至6月份每10——15天换水1次,而7至9月份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换水时间在上午10:00——11:00为好,田内水与换入的水温差不宜过大。要做好水体消毒工作,6——10月份,每隔15天,用0.1——0.3克/立方米菌毒歼”全池泼洒1次。
4、要坚持每天早晚各巡田1次
查水位、水温、溶解氧、pH值的变化,查河蟹的活动及摄食情况。查防逃措施、田埂有无破损、漏洞及病害侵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做好防汛、防大风工作。

 

 

Main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