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关键控制技术
(四)栽培水草的方法
栽植水草可在蟹种放养前进行,也可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补栽。无论何种水草都要保证不能覆盖整个池面,至少留有池面的1/3作为河蟹自由活动的空间。栽植的水草应随取随栽,决不能在岸上搁置过久,影响成活。蟹池水草,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下列几种栽植方法:
①栽插法:这种方法一般在蟹种放养之前进行。简便的方法是:首先浅灌池水,将轮叶黑藻、金鱼藻等带茎水草切成小段,长度约15~20厘米,(把切段后的水草在新活菌王100倍的稀释液中浸泡1个晚上),然后向插秧一样,均匀地插入池底。若池底坚硬,可事先疏松底泥;池底淤泥较多,可直接栽插。
栽培伊乐藻采取茎栽插法,一般在冬春季进行。如冬季栽插须在成蟹捕捞后,抽干池水,让池底充分冻晒一段时间,再用生石灰、茶子饼等药物消毒后进行;春季栽插应事先将蟹种用网圈养在池塘一角,等水草长至15厘米时再放开,否则栽插成活后的嫩芽能被蟹种吃掉,或被蟹的巨螯掐断,甚至连根拔起。栽插方法:将草截断成10厘米左右的茎(把切段后的草茎在(噬菌调水宝)100倍的稀释液中浸泡1个晚上),然后象插秧一样,一束束地插入有淤泥的池中,株行距为20厘米×20厘米,栽插要预留一些空白带,作为日后蟹的活动空间,栽插初期池塘保持30厘米深的水位,待水草长满全池后逐步加深池水。
②抛入法:菱、睡莲等浮叶植物,可用软泥包紧后直接抛人池中,使其根或茎能生长在底泥中,叶能漂浮水面。每年的3月份前后,也可在渠底或水沟中,挖取苦草的球茎,带泥抛入池中,让其生长,供河蟹食用。
③移栽法:茭白、慈姑等挺水植物应连根移栽(把根部在(噬菌调水宝)100倍的稀释液中浸泡1个晚上),移栽时,应去掉伤叶及纤细劣质的秧苗,移栽位置可在池边的浅滩处。要求秧苗根部入水在10~20厘米之间。整个株数不能过多,每亩保持30~50棵即可,否则会大量占用水体,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④培育法:青萍等浮叶植物,可根据需要随时捞取.也可在池中用竹竿、草绳等隔一角落,进行培育。只要水中保持一定的肥度,它们都可生长良好。若水中肥度不大,则可用“氨基酸肥水母液”兑水泼洒,促进其生长发育。水花生因生命力较强.应少量移栽,以补充其他水草不足之用。
⑤播种法:近年来最为常用的水草是苦草。苦草的栽植采用播种法,对于有少许淤泥的池塘最为适合。播种时水位控制在15厘米,先将苦草籽用(噬菌调水宝)100倍的稀释液浸泡1天,再将泡软的果实揉碎,把果实里细小的种子搓出来,然后加人约10倍于种子量的细沙壤土,与种子拌匀后即可播种。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地撒开。播种量为每公顷水面用种1千克(干重)。种子播种后要加强管理,使之尽快形成优势种群,提高苦草的成活率。
(五)水草的养护:
对于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且大面积败草时易污染水质,进而造成河蟹死亡。
河蟹养殖前期要求塘口多种草、种足草;中期要求管好草:一是水色过浓影响水草光合作用的,应及时调水或降低水位,增强光合作用。二是水质浑浊、水草上附着污染物的,应及时使用福斯特“爽水底净”或福斯特“水特解毒灵”或“水产专用益生素”进行分解。三是水草枯萎、缺少活力的,应及时用健草养螺宝进行追肥和健草;后期要求控好草:一是控制水草的覆盖数量在 50%~60%。二是对水草超出水面的,在6月初割除老草头,让其重新生长出新的水草,形成水下森林。三是在台风季节,适当降低水位,避免水草根茎浮空离底,造成枯烂,污染水质。
水草管理常见的问题:
1.水草老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由于水体中肥料营养供应不足水质不清爽,因而造成污物附着水草,叶子发黄,草头贴于水面上经太阳暴晒,从而停止生长,严重的出现水草(主要是伊乐藻)下沉、腐烂。因此败坏水质、底质。对于以上老化的水草要进行“打头”或“割头”处理后,用1桶“氨基酸肥水母液”加1袋“爽水底净”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可用8~10亩, 使水草重新生根、促长。
2.水草过密:对于生长旺盛、过于茂盛的水草要进行分块,有一定条理的“打路”处理,一般6~8米打一宽2米的通道以加强水体间上、下水层的对流及增加阳光的照射,有利于水体中有益藻类及微生物的生长,还有利于河蟹的行动、觅食,增加河蟹的活动空间。处理水草后,全池泼洒卓越应激宁(1包可用2~4亩)来缓解河蟹因改变光照、水体环境带来的应激反应。
3.水草过稀:影响水草过稀的情况有:
- 水质老化浑浊:水草上附着大量的污泥物,从而阻碍了水草的生长发育,此时先用福斯特“强校底净”(每包用4亩),第3天用福斯特“爽水底净”+“福斯特水体解毒灵”。
- 河蟹割草:由于水质的老化浑浊,水体中水草营养供应不足,水体中的河蟹如少量割草属正常,此时,要根据蟹池的实际情况合理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有条件的尽量投放仔螺蛳,并适当增加投料量;同时全池泼洒福斯特“解毒110”(1袋用2~3亩)进行解毒,3小时后使用“氨基酸肥水精华素”1袋加“爽水底净”1袋全池泼洒,可用8~10亩。若河蟹大量割草,那是河蟹是饲料不足或者河蟹开始发病的征兆,可使用福斯特“碘三氧”或“菌毒歼”进行预防(全池泼洒,1瓶可用3~5亩) ,第2天将福斯特“氨基酸肥水母液”配合“爽水底净”使用。
- 水草根部腐烂、霉变: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投饵或使用化肥、鸡粪等导致底部有机质过多,水草根部在池底受到硫化氢、氨、沼气等有害气体和有害菌侵蚀下极易腐烂、霉变,使整株水草枯萎、死亡。此种情况要及时处理,第一步先用福斯特“解毒110”,全池泼洒用量1袋3亩。同时内服福斯特“肝胃散”(5%)、“肝胃散”(0.5%)、“福诺康”(1%)每天1次,连续3~5天。防止河蟹误食此霉变水草中毒。第二步用“氧化底安”(1包用3~5亩)对已腐烂、霉变的水草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底健康对有害气体及有害菌能起到抑制、减少作用,从而保护健康水草根部不受侵蚀腐烂、霉变。真正实现强壮水草,从根部做起。
- 水草的病虫害:特别是黄梅季节期间,是各种病虫繁殖的旺盛期。细心的养殖户傍晚或者早晨可以看到很多的飞虫扑向水面,这些飞虫将自己的受精卵产在水草上孵化。这些孵化出来的幼虫通过噬食水草来获取营养,从而导致水草慢慢枯死。预防水草病虫害,可用“混杀灵”喷洒在水草上,,能有效驱虫和溶化分解虫卵。
⑤高温季节、高密度、高投饵、高排泄、高残留、低气压、低溶氧,水质、底质容易变坏,对水草的健康生长带来不良影响,是河蟹养殖的高危期,建议每5~7天在水草生长区和投饵区抛洒“爽水底净”或生物底居安,以解决水质通透,防止底质腐败,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重金属、有害腐败病菌等),保护水草健康。
(六)蟹池水草“疯长”应对措施:
高温季节,如果蟹池中水草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出现“疯长”、腐烂现象,会导致水质变坏,水中严重缺氧,给河蟹造成危害。对水草“疯长”的蟹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人工清除: 随时将漂浮的水草及腐烂的水草捞出。池中生长过多的水草可以用刀具割除,捞出,割除量控制在水草总量的1/3以下。也可在蟹池中间割出一些草路,让河蟹有自由活动的通道。
缓慢加深池水:发现池中水草生长过快,应加深池水让草头没入水面30厘米以下,以抑制其生长。加水时,应缓慢加入,不能一次加得过多,让水草有个适应的过程,否则会发生死草,适得其反。
使用粒粒氧:水草过多的池塘,在天气闷热、气压过低、一时难以割草的情况下,不要临时割草和加换新水,以免搅动池底,让污物泛起。正确的方法是先将”粒粒氧” 稀释后泼洒(每瓶用5~6亩),以补充水体溶解氧的不足,或使用“爽水底净”消除水面张力和水体分层,使池塘里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有机物或气体溢出水面,待天气和气压状况好转后,再割草和加换新水。
调节水质:水草“疯长”的池塘,烂草及污物一般较多,若在大雨过后及人工割除的情况下,短期内水质都会不好,这时应使用“氨基酸肥水母液”(每瓶用8~10亩)全池泼洒,烂草和污物多的地方适当多洒,第二天上午使用“解毒110”(1瓶用2~3亩),3小时按6亩将1包爽水底净(经浸泡1夜)与“水体解毒灵”混合后全池泼洒。